关键词:岭南 教堂建筑 建筑艺术 近代
作者董黎,1953年生,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一、概 况岭南地区的广州、福州、汕头、梅州、湛江一带是天主教活动的重点区域,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就出现在广东的肇庆西城外。1583年,利玛窦(MatteoRicci)抵达广东肇庆,“希望得到一小块地建一座住屋和教堂,在其中祈祷、学习,孤寂冥想,以度时光”。其结果是,“肇庆的教堂恰好坐落在适于实现修建它的目的的地方”,并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仙花寺。利玛窦明智地意识到,要想得到中国上层社会的欢迎,就得以学识渊博者和哲学家的面目出现。于是,他放弃建西式教堂的愿望,决定“在这开始阶段既不开教堂也不开寺庙,而仅仅是一所讲学堂,正如他们之中(指中国儒者——引者注)最负盛名的讲学者所做的那样”。在一封信中,利玛窦还明确地用中国传统的“书院”一词代替了“讲学堂”的说法,可见,早期在华传教士的活动就与传播学术的场所相联系,利玛窦负责其时耶稣会在华的传教事业,他曾制定一种权宜之计的传教策略——将基督宗教说成一种近似儒教的教理并使之与科学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因此得到中国统治阶层的普遍认可。1601年,利玛窦偕同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DidaeusPantoja)终于身着儒装抵达北京,受到明万历帝的厚待,赐住于宣武门外。1605年,他建造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南堂,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但“其主立面在中国建筑中属山墙,致令东方风水先生们大惑不解”。
复制给朋友:http://www.shjdj.com/lingxiu/ganwu/3123.1-jidujiaotang.html
------分隔线----------------------------
暂时 没有评论,赶快做沙发吧~~等您来评论@!